9月初,彩電市場一顆重磅炸彈落下:作為全球最強勢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要出自主品牌的電視機啦。
日前,BOE(京東方)與中國移動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就提供數字化顯示產品與系統達成合作,共同推進運營商TV(IPTV& OTT)產業(yè)發(fā)展。京東方與中國移動將共同推出多款領先的大尺寸 4K超高清電視產品,并以“China Mobile”電視品牌與消費者見面,這也是中國首款運營商旗下的自有電視品牌。
運營商是彩電市場的新“王”
在三網融合戰(zhàn)略中,運營商一直處于“絕對”優(yōu)勢地位。因為所謂三網,廣電、通信、互聯網,在國內本質是兩個網——通信和互聯網是一體化的全國網絡。三網融合的戰(zhàn)役,實際上只是廣電系和電信系的爭奪之戰(zhàn)。而且,在這場戰(zhàn)役中,廣電系山頭多、組織結構復雜、利益交織、難以協調;電信系則早已整合成三張大網,聯通則已經進入混改新階段;廣電系的主體,內容端的電視臺,則對網絡歸屬持中立態(tài)度。
1505349504789.jpg (38.89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9-18 15:38 上傳
以上這個實力對比的直接結果是:一旦國家從三網融合的大局出發(fā),不在簡單保護廣電網絡的既得利益,在IPTV戰(zhàn)略中,廣電網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工信部運行監(jiān)測協調局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IPTV用戶總數達1.03億戶,1-6月凈增近1600萬戶。
1600萬戶的IPTV凈增長意味著什么呢?在國內居民總量基本穩(wěn)定的格局下,這就是電信系搶了廣電系網絡的1600萬個家庭客戶。這個半年數據,幾乎相當于2014-2015年,智能盒子最火爆期全年的銷量——在IPTV盒子增長的背景下,2016-2017年,自主品牌智能盒子亦出現銷量下滑。
半年1600萬戶IPTV的凈增量也基本達到國內主流彩電品牌“ 智能電視活躍用戶”的歷史存量水平——從 互聯網電視的生態(tài)+角度看,三大運營商已經“后來居上”?;蛘哒f,互聯網電視的正真領頭羊、執(zhí)牛耳者,已經悄然換位。2015年開始的電信OTT化,徹底改變了智能電視產業(yè)的生態(tài)格局。三網融合過程中,電信系完成了對廣電系的“中間開花”作戰(zhàn)。
“整合中免費”,電信系的武器
為何那么多的消費者選擇了IPTV呢?答案并不復雜,而只是一個很古老的武器——打包整合服務中的“免費看電視”。
近年來,在國家寬帶計劃的支持下,不僅城市,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qū)都實現了10M以上的光線寬帶覆蓋。東部發(fā)地區(qū),100M起步、1000M引領成為運營商們的口號。巨大的寬帶帶寬建設使得利用電信網絡,為每個家庭提供可靠的數字高清電視服務成為可能。
另一方面,電信系的數據業(yè)務持續(xù)高速發(fā)展。包括手機數據業(yè)務、互聯網電視數據業(yè)務都呈現井噴效應。后者也促進了 樂視、小米、 酷開等新興電視品牌的崛起。這些新的數據業(yè)務使得消費者不再區(qū)分手機、電腦和電視的應用邊界,跨屏、傳屏成為常見應用模式。用廣電系的話語就是“全媒體”業(yè)務的發(fā)展。這種市場變化,在功能段首先實現了三網無縫融合,為傳輸體系的整合提供了群眾認知基礎。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在內容、應用端整合的背景下,在超高帶寬的支撐下,電信企業(yè)發(fā)現一個新現象:IPTV產品的應用對總帶寬供給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消費者在手機、電腦、彩電三個視頻端的應用,表現出“異步”特征。即用電腦和手機了,就會很大程度上“緩”用彩電。同時,很多家庭都擁有接入手機和寬帶網絡服務的需求和業(yè)務。
這一現象使得,電信系不需要太多新資源投入,就可以向客戶承諾很不錯的“IPTV”服務——看IPTV和看電腦視頻帶寬消耗基本一樣。在家里用家庭網關看手機視頻,與看IPTV視頻比較,帶寬消耗變化也不大。且這些應用很少同時展開。所以,2015年開始,電信系有了一個廣告語“接寬帶,免費送4K iptv”。
一個與手機通信、寬帶網打包,如果是全年合約就可以免費獲得的IPTV業(yè)務和“盒子”硬件得新服務,消費者又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前兩者是必須的:也就是說,電視選擇廣電網絡,并不意味著手機通信和寬帶網能“省錢”。
事實上,電信系利用龐大的互聯網和移動通信客戶資源,在很多新服務推廣初期,都能整合出一些“經濟性”超過原有獨立購買各種服務的“集成包套餐”。正是這種真金白銀的優(yōu)惠,與消費者網上看電視的習慣、寬帶網的進步普及一起,推動了IPTV過去三年的大發(fā)展。
終于走到這一步——電信系造電視
2017年,隨著樂視債務和財務危機的爆發(fā),此前紅火一時的“互聯網電視”概念品牌大幅下滑。但是,這并沒有改變“智能互聯網”是電視應用形態(tài)發(fā)展的必然方向的共識。事實上,今天國內彩電市場的幾乎所有產品都是“智能互聯網”技術的電視機。
但是,品牌陣營形勢分化、市場結構重新錯位整合的時機,卻非可求之物。在這個可遇不可求的時機下,電信系在掌握了IPTV和彩電OTT主導權后,進一步向終端整機,網路功能與顯示功能整合體邁進,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尤其是有著“手機運營商”市場的經驗和資源,電信系要做彩電終端這層嘗試,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對此,中國移動選擇首先吃螃蟹。作為硬件供應商的京東方,是國內最大的顯示面板企業(yè)、先進的整機研發(fā)和代工商,同時也是全球僅有的幾家完全掌握半導體顯示技術的行業(yè)領軍企業(yè)之一。但是,和 三星、 LG兩大巨頭比較,京東方的整機品牌能力比較弱,一直以來缺乏有效的插入終端市場的手段。中國移動則具有服務、渠道和內容上的優(yōu)勢。作為國內最大的手機運營商,其具有的終端服務網絡、內容生態(tài)體系,恰是京東方硬件優(yōu)勢之外最缺乏的“補強板塊”。
某種意義上,京東方和中國移動的合作是一種軟硬資源的高效整合,也是一種產業(yè)鏈不同階段的有機銜接——從內在經營邏輯上看,幾乎無懈可擊。
但是,一個嶄新的運營商彩電產品形態(tài),是否被消費者認可,還需要“市場認知”端的革命。即消費者怎么看這件事情。在這方面,運營商已經有手機產品的運作經驗和認知資源,也有IPTV大行其道的時代趨勢和成就,比較欠缺的則是消費者對產品“專業(yè)性”的理解。
不過,在智能電視技術體系與智能手機空前接近、網絡信息傳播,產品技術專業(yè)性高度透明的背景下,克服“消費者專業(yè)度認可”這一點所需要的資源已經是“歷史最低值”。
同時,電信系的運營商彩電產品還有另一個巨大優(yōu)勢:軟硬件服務高度整合打包之后的“經濟性”。從消費者端看,即是此前IPTV免費推廣模式的重復(當然,彩電價值比較大,不可能全面免費);從運營商角度看則是,彩電產品推廣與智能手機、通信服務、互聯網接入和IPTV的“搭便車”。而且,在運營商不涉及產品生產的背景下,其完全是輕資產上陣,短期看運營商彩電只是為終端營業(yè)廳提供一個“創(chuàng)造額外收益”的機會,而非巨大的成本增長點。
另一方面,在固網業(yè)務上,中國移動一直弱于聯通和電信。首先布局運營商彩電,也有利于中國移動在固網業(yè)務上打出差異牌。對于中國移動這也可成為一種戰(zhàn)略性補短板的嘗試。
總之,京東方+中國移動的China Mobile品牌運營商彩電,是一個天時地利都具備的產品。唯獨需要補充的“人和”板塊,僅限于“消費者的認可”——這恰是運營商這樣的巨頭最擅長的領域之一。所以,也許中國彩電史應該記住這個九月份,因為很可能從此開始“買賣”彩電的傳統邏輯將翻天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