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DS智能電視網 推薦當貝市場

TV應用下載 / 資源分享區(qū)

軟件下載 | 游戲 | 討論 | 電視計算器

綜合交流 / 評測 / 活動區(qū)

交流區(qū) | 測硬件 | 網站活動 | Z幣中心

新手入門 / 進階 / 社區(qū)互助

新手 | 你問我答 | 免費刷機救磚 | ROM固件

查看: 13294|回復: 1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

【硬創(chuàng)邦】跟hoowa學做智能路由(六上):擴充RAM和FLASH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4-5-8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遼寧
本帖最后由 dongtao 于 2014-5-8 11:40 編輯

前幾篇好多童鞋都說路由器的內存太小了、FLASH太小了怎么辦,我們這章就介紹下怎么給路由器擴充內存和存儲器。

本章所介紹內容不是教程必學內容,就算當前的FLASH容量大家也能完成本教程的全部操作。不過站在玩家興趣身份上來說,這章的內容會讓以后更精彩,操作技術上也存在一些難度,請大家認真操作一次。

實現(xiàn)原理

在M150開發(fā)板上我們擁有3個USB接口以及1個TF卡接口,這些接口足夠我們連接外部存儲設備。

使用Linux的SWAP技術(交換內存分區(qū)技術,類似Windows虛擬內存)就可以讓外部存儲設備承擔一部分內存工作,慢是慢了點,但是聊勝于無啊。

至于Flash大家應該還記得我們前面的章節(jié)所講過的/overlay可寫分區(qū),原理就是我們直接將可寫分區(qū)掛載到外部磁盤上,不使用Flash中的存儲。

啟動外置磁盤的原理

在我們沒有啟用外置磁盤之前系統(tǒng)是這樣啟動的:

kernel–>rootfs(/rom)–>FLASH可寫分區(qū)(/overlay)–>….. (/overlay=mtd3)

在我們啟動了外置磁盤之后是這樣的順序:

kernel–>rootfs(/rom)–>FLASH可寫分區(qū)(/overlay)–>fstab–>外部磁盤(/overlay) (/overlay=/dev/sd[N][X])

區(qū)別在于,當rootfs將overlay掛載上之后將讀取/etc/config/fstab(在可寫分區(qū)上),動過那個配置將/overlay替換成為外置磁盤,從而實現(xiàn)擦寫部分操作外部磁盤。

存儲器選型介紹

移動硬盤 :在M150的電路板上有三個USB2.0接口,均可以用來連接移動硬盤,請使用2.5寸或1.8寸移動硬盤。M150的外部供電至少要達到12V 1A才能帶動一塊硬盤,如果你要帶的硬盤很多,需要增加到2A或3A的電源。硬盤的優(yōu)勢是:沒有擦寫次數限制,并且性能也比較好。

FLASH閃存 :閃存技術存儲現(xiàn)在很普遍,M150支持TF卡和U盤兩種閃存存儲方式,閃存選購時請注意數據存儲技術有區(qū)別:

1. SLC: Single Layer Cell 單層單元, SLC的特點是成本高、容量小、速度快,每個存儲單元有1bit數據,每個單元可擦寫次數可達到10萬次,一般使用在工業(yè)級產品和服務器級的SSD中,如果你的設備主要提供頻繁擦寫,使用SLC比較適合,但是其價格也要貴很多。
2. MLC: Multi-Level Cell多層單元,在相同的單元密度下可存儲2bit數據,這個是目前市面上消費級SSD使用的最主要存儲技術,但是由于密度增加和算法原因,每個單元理論可擦寫次數為3000-10000次。
3. TLC: Triple-level cell多倍單元,在相同的單元密度下可存儲3bit數據,這個是目前低價位U盤常用的,其特點是密度大成本低,缺點是速度慢,容易損壞,每個單元理論可擦寫次數為500-1000次。

所以,想選擇哪個就選擇哪個吧。U盤、TF卡、1.8寸或2.5寸移動硬盤,甚至是磁盤陣列都可以的。

讓系統(tǒng)識別外置磁盤

現(xiàn)在以及今后的操作就需要聯(lián)網了,我們需要把開發(fā)板跟路由連上網線(現(xiàn)在還沒法用無線呢)。

具體連接為:你上網的路由器LAN口—->開發(fā)板WAN口(開發(fā)板的WAN口位置請參考之前的章節(jié)有圖片說明)。

可能這個地方有的人會暈,這個地方有啥好暈的。你把開發(fā)板當成電腦,開發(fā)板上的WAN口就是它的網口,只有把”能連接外網的線”插它這個”網口”上才行。

插好以后,在系統(tǒng)中執(zhí)行:

root@OpenWrt:/# ifconfig eth0

這里eth0就是板子的WAN口,如果顯示已經獲得了你現(xiàn)在網絡的內網IP地址,就可以測試下外網連接是否有效了。

ping一下網絡是否通暢:

root@OpenWrt:/# ping www.sina.com

第一步:安裝驅動和工具包

在保證設備已經能連接外網的情況下執(zhí)行以下指令

root@OpenWrt:/# opkg update
root@OpenWrt:/# opkg install kmod-usb-core kmod-usb-ohci kmod-usb-uhci kmod-usb2
root@OpenWrt:/# opkg install kmod-usb-storage kmod-usb-storage-extras kmod-fs-ext4 kmod-fs-vfat kmod-nls-utf8 kmod-nls-cp437
root@OpenWrt:/# opkg install usbutils mount-utils fdisk block-mount e2fsprogs blkid

執(zhí)行過程中會有很多提示,安裝包安裝狀態(tài),只要所有安裝包都安裝正確就不用理會。

重新啟動系統(tǒng)使相關驅動加載進入內核:

root@OpenWrt:/# reboot

第二步: 檢測外置磁盤

檢測移動硬盤、U盤的方法一樣,直接插入存儲設備,等待片刻后執(zhí)行以下指令,即可看到(40GB 1.8寸移動硬盤為例):

root@OpenWrt:/# fdisk -l

Disk /dev/mtdblock0: 128 KiB, 131072 bytes, 256 sectors
…..

Disk /dev/sdb: 37.3 GiB , 40007759872 bytes, 78140156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x13015f0b

….

檢測TF卡方式有點區(qū)別,TF卡沒有自動上電功能,首先給開發(fā)板斷電,然后插入TF卡,并且再給開發(fā)板上電,之后執(zhí)行以下指令(4GB TF卡為例):

root@OpenWrt:/# fdisk -l

Disk /dev/mtdblock0: 128 KiB, 131072 bytes, 256 sectors
……

Disk /dev/sda: 3.7 GiB , 3995074560 bytes, 780288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00000000

….

格式化和分區(qū)

hoowa剛剛使用的是4G容量的TF卡做演示,以后的章節(jié)涉及到存儲部分的也將使用這個TF卡。由于設備不同,每個設備在系統(tǒng)中的符號也不一樣。

在M150的板子上,設備符號總是以/dev/sd[X][N]方式顯示的。其中X表明設備符號,N表明分區(qū)符號。

第一步:對設備進行分區(qū)

TF卡在M150開發(fā)板上總是以/dev/sda存在,因此hoowa計劃分區(qū)如下形式:

1G SWAP交換內存分區(qū)
3G 用來存儲數據實現(xiàn)/overlay的分區(qū)

使用linux最常見的fdisk指令進行操作,關于該指令與在x86電腦上使用相同:

root@OpenWrt:~# fdisk /dev/sda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4.1).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Be careful before using the write command.

查看當前磁盤的分區(qū)情況: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sda: 3.7 GiB, 3995074560 bytes, 7802880 sector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dos
Disk identifier: 0×00000000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8192 7802879 3897344 b W95 FAT32

刪除掉舊分區(qū)(如果有多個分區(qū),就要全部刪除掉):

Command (m for help): d

Selected partition 1
Partition 1 has been deleted.

創(chuàng)建分區(qū):

Command (m for help): n


上一篇:極路由王者產品曝光:真是可惜了
下一篇:【硬創(chuàng)邦】跟hoowa學做智能路由(六下):擴充RAM和FLASH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5-3-2 21:52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北京
強烈支持樓主in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新帖|標簽|軟件|Sitemap|ZNDS智能電視網 ( 蘇ICP備2023012627號 )

網絡信息服務信用承諾書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蘇B2-20221768 丨 蘇公網安備 32011402011373號

GMT+8, 2024-9-24 10:23 , Processed in 0.066073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監(jiān)督舉報:report#znds.com (請將#替換為@)

© 2007-2024 ZNDS.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