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那年冬天,還是學生的我獨自一人在公車上看著數(shù)碼雜志,一頁“白銀騎士登場”的中二文章映入了我的眼前,定睛看了看原來是一篇介紹 Walkman A846 的文章,銀白色的機身和米奇造型的按鍵深入我心,只是當時 A846 的價格對于一名窮學生而言還是太過昂貴,心里癢,卻也只能去實體店摸摸真機來緩解一下了。
Walkman 對于一代人有著多大的影響,我想應該不用多言,Walkman 真正強大的地方我覺得其實并不是在于它音質有多強,而是在于其受眾廣、影響力大的特點,有些品牌雖然在發(fā)燒友圈子里知名度高,但一旦面向大眾群體就變成了冷門品牌。當然,這種品牌魅力是從 Walkman 成立之初慢慢積累起來的,沒有這種品牌積淀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就好像問一名不懂數(shù)碼的女生,她也知道 Walkman 是索尼旗下聽歌用的機器一樣,這種深入人心的品牌印象我想可能也就獨此一家了吧。
截圖20170318141225.png (393.71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也正是因為 Walkman 的超高知名度和影響力,所以它每次推出新旗艦的時候都會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從 ZX1 到 ZX2 再到現(xiàn)在的 WM1Z,Walkman 對于旗艦的布局也基本到位了,或許在發(fā)布 ZX1 之前,WM1Z 的開發(fā)就已經(jīng)在進行中了。如今來看,以 WM1Z 為首,ZX2、ZX1 收割中端潛在用戶的做法真是布了一盤很大棋,至于 WM1Z 和 WM1A 差距懸殊的售價我想也算是一種商業(yè)手段,早在之前國內發(fā)布會的時候我就說過,選了 WM1A 的人必然心里還是會想著 WM1Z,畢竟都買到了旗艦卻不是頂級,這種心理落差很可能會促使消費者出手 WM1A 再入手 WM1Z,不得不說姨夫真是會玩啊。
截圖20170318141231.png (448.31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現(xiàn)在的索尼音頻旗艦系列就屬去年強勢發(fā)布的 WM1Z、MDR-Z1R 和 TA-ZH1ES 三件套了,國內起了個很厲害的名字,叫做“醇音系列”,什么是醇音?官方解釋是:“追求極限的高解析聲音體驗。”這也就表示,索尼旗艦系列所主打的也就是高解析、多細節(jié)的素質表現(xiàn),現(xiàn)場第一時間的試聽也確實顛覆了我對于 Walkman 聲音的慣有認知,中正均衡的聲音風格真的不太像索尼的一貫方向。
截圖20170318141236.png (566.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按照這個節(jié)奏,其實我也應該早和尾巴們分享這套組合的試聽感受的,但只能怪索尼國內公關不靠譜,都過了大半年了才把機器寄過來,而且我也只有一周的試用時間,金磚和黑磚的對比分享我想是做不成了,所以也就和大家說說這“醇音”三件套吧,也向之前期待金、黑磚對比的尾巴說聲抱歉,實話說,我自己也是十分無奈的,期待半年的機器一周就沒了,這種快感估計也就國內索尼公關能給我吧(笑)。
▎455g 的金色「磚頭」,Walkman 的極致之作
搞出這么一塊「金磚」,我想應該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約 455g 的整機重量遠超過 Astell&Kern 家 AK380 Copper 的 350g,這么重的一款播放器其實早已經(jīng)失去了便攜隨身的意義,它的定位應該還是代表著目前 Walkman 的極致之作,不考慮成本和代價所制作出來的作品。
截圖201703181409210.png (461.87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截圖20170318141254.png (654.42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之所以被稱之為「金磚」,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整臺 WM1Z 的機身鍍了一層金,目的是為了防止純銅機身表面氧化并且同時降低電阻,這樣 WM1Z 也就不會出現(xiàn)像 AK380 Copper 那樣機身氧化嚴重的情況了,不過你也別以為 WM1Z 的鍍金機身很耐用,我手上這臺 WM1Z 的機身上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磨損,想想磨損的那都是金啊,心疼。
截圖20170318141556.png (462.29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6 上傳
WM1Z 的整機造型其實還是延續(xù)了索尼一貫的對稱美學,無論是機身上方對稱的 3.5mm 接口和 4.4mm 的平衡口,還是機身下方對稱的掛繩孔和 TF 卡槽都是一種細節(jié)方面的體現(xiàn),正面的觸摸屏和背面的皮革紋路也是延續(xù)了 ZX 系列的風格設計。沒了之前 ZX 系列凸起的后背,WM 系列相比 ZX 系列要更加像塊磚頭了。
截圖20170318141309.png (653.61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截圖20170318141315.png (505.38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要論握持手感個人其實還更為喜歡 ZX 系列的,ZX 系列后面凸起的部分剛好有助于手掌握持,而 WM1Z 則會感覺滑了一些。不僅如此,WM1Z 的按鍵部分要比 ZX2 偏下了一些,電源鍵和音量鍵的位置還好說,但播放鍵和切歌鍵的位置就有些不方便操作了,平時單手使用時總需要把機器向上移一點才夠得到,加上 WM1Z 本身就很重,很難說會不會一個不小心就脫手了。
截圖20170318141320.png (754.59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做工方面雖然 Walkman A 系列的機身細節(jié)十分一般,但到了旗艦機型就不一樣了,WM1Z 全金屬一體成型的機身看上去十分精致,機身和屏幕的銜接處也沒什么縫隙,整機還是保持著旗艦應有的水準。不過之前和一位圈子里搞產(chǎn)品的前輩聊到 WM1Z 的鍍金機身,他表示這種鍍金機身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偷工減料的,譬如原銅機身表面沒有經(jīng)過細膩的打磨,直接鍍上金就可以掩蓋掉這些內在的瑕疵,可以說是減少了對于機身細致打磨的成本。
截圖20170318141326.png (306.01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截圖20170318141333.png (256.07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這么想想確實也有一定的道理,至于 WM1Z 是否有對原本的黃銅機身做細致的處理我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你覺得這些對于一款播放器而言并不是重點,但我覺得既然你花了五位數(shù)的錢去買一款產(chǎn)品,那么產(chǎn)品自身做工是否對得起這個價格則顯得十分重要,就像那句話說一樣:“偷工減料的地方都是你看不到的?!?/font>
截圖20170318141339.png (281.2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全新的 WM 系列與以往 Walkman 最大不同的地方應該還是在于那個 4.4mm 的平衡口,之前推出的雙 3.5mm 平衡口標準看來索尼自己也覺得失敗了,所以也就更新推出這個 4.4mm 的平衡口標準。就目前市面上的平衡口標準來看,還是 Astell&Kern 的 2.5mm 標準比較主流,索尼的這個 4.4mm 標準如果真的想讓第三方廠商為其多推出些適配的產(chǎn)品估計還是要一段時間的,現(xiàn)在我知道的也就索尼自家、飛朵和 DITA 有 4.4mm 平衡口的產(chǎn)品,其他產(chǎn)品估計要靠換線來實現(xiàn)了。
說到這個平衡口,且不論是索尼的 4.4mm 標準還是 AK 的 2.5mm 標準,其本質目的還是為了提供比普通 3.5mm 接口更加優(yōu)質的聲音表現(xiàn),不過就目前標準下平衡塞的數(shù)量來看,AK 還是更勝一籌,而且 2.5mm 的平衡口在體積上顯然要小于索尼的 4.4mm 平衡口,在隨身領域是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存在的。索尼 4.4mm 平衡口的優(yōu)勢個人覺得還是在于信號傳輸?shù)姆€(wěn)定性和插頭自身的堅固性,應用在臺機上會更加合適,隨身插這么大一個插頭還是會有點不便的。
截圖20170318141354.png (281.5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外觀聊完再說說 WM1Z 的系統(tǒng),比較讓我震驚的是 WM 系列的系統(tǒng)界面雖然和 A30 系列的基本一致,但前者用的是 Android 系統(tǒng),后者則是索尼自家 Walkman 的系統(tǒng),這個.....為此我也向索尼公關那邊確認了一次,得到的回復也告訴我這是真的,這不是夢,WM1Z 用的就是 Android 系統(tǒng)。不過,WM1Z 的 Android 系統(tǒng)和 ZX2 的 Android 系統(tǒng)有著較大的不同,第一,WM1Z 閹割了無線功能;第二,WM1Z 不能隨意安裝 App,整個系統(tǒng)是封閉的。也就是說,WM 系列和 A30 系列一樣,用的都是純音的系統(tǒng),與聽歌沒什么關系的其他功能全部都舍棄了。(如果是為了保持純音,那么為啥 WM 系列要用 Android 呢?還是想不懂。)
截圖20170318141400.png (804.02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之前在體驗 A35 的時候我提到了系統(tǒng)卡頓這個情況,后續(xù)評論中也有尾巴告訴我更新一下固件就會順暢不少,現(xiàn)在再去用更新完最新固件的 WM1Z 確實整體操作順了很多,雖然還達不到絲滑流暢的地步,但起碼不會卡了。不過在我體驗 WM1Z 期間也遇到過死機重啟的情況,不清楚是系統(tǒng)本身的 Bug 還是遇到無法播放的音樂文件了。就整體系統(tǒng)體驗而言,目前的 WM1Z 還算是合格了,如果索尼的工程師再把系統(tǒng)做得更貼手一些那就更棒了。
截圖20170318141406.png (741.25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至于聲音方面我們下面三件套一起講,所以這里就不多廢話了,不過 WM1Z 都上市這么久了,相信網(wǎng)絡上毒文也不再少數(shù),估計感興趣的尾巴們都看過不少篇了吧。我個人對于 WM1Z 的評價就是它或許是目前 Walkman 旗艦中最大膽、創(chuàng)新最多的產(chǎn)品,但過重的體積和高昂的售價也使得其終歸是難以充值的「信仰」,索尼的音頻大師們以不計成本的條件打造出來的 WM1Z 可能才是索尼 Walkman 真正想推出的旗艦機型。
截圖20170318141413.png (358.91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截圖20170318141419.png (661 KB, 下載次數(shù):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3-18 14:15 上傳
|
上一篇: 微軟Surface 4平板評測分享下一篇: 索尼MDR-Z1R頭戴耳機評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