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圣誕節(jié) 德國電氣工程師尼普科夫用他發(fā)明的“尼普科夫圓盤”使用機械掃描方法,作了首次發(fā)射圖像的實驗。每幅畫面有24行線,且圖像相當模糊。 ·1908年 英國肯培爾.斯文頓、俄國羅申克夫提出電子掃描原理,奠定了近代電視技術的理論基礎。 ·1923年 電視的發(fā)明者之一美籍蘇聯(lián)人茲瓦里金(又譯維拉蒂米爾·斯福羅金)發(fā)明靜電積貯式攝像管。1923年發(fā)明電子掃書描式顯像管,這是近代電視攝像術的先驅(qū)。 ·1925年 英國約翰.洛奇.貝爾德,根據(jù)“尼普科夫圓盤”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發(fā)明機械掃描式電視攝像機和接收機。當時畫面分辨率僅30行線,掃描器每秒只能5次掃過掃描區(qū),畫面本身僅2英寸高,一英寸寬。在倫敦一家大商店向公眾作了表演。 ·1951年 美國H.洛發(fā)明三槍蔭罩式彩色顯像管,洛倫期發(fā)明單槍式彩色顯像管。 ·1954年 美國得克薩期儀器公司研制出第一臺全晶體管電視接收機。
第一臺彩色電視機 ·1966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研制出集成電路電視機。3年后又生產(chǎn)出具有電子調(diào)諧裝置的彩色電視接收機。 ·1972年 ·1973年 數(shù)字技術用于電視廣播,實驗證明數(shù)字電視可用于衛(wèi)星通信。
看到此圖,想到索尼電視的現(xiàn)狀,你有何感覺? ·1976年 英國完成“電視文庫”系統(tǒng)的研究,用戶可以直接用電視機檢查新聞,書報或雜志。 ·1977年 英國研制出第一批攜帶式電視機。 ·1979年 世上第一個“有線電視”在倫敦開通。它是英國郵政局發(fā)明的。它能將計算機里的信息通過普通電話線傳送出去并顯示在用戶電視機屏幕上。 ·1981年 日本索尼公司研制出袖珍黑白電視機,液晶屏幕僅2.5英寸,由電池供電。 ·1984年 日本松下公司推出“宇宙電視”。該系統(tǒng)的畫面寬3.6米,高4.62米,相當于210英寸,可放置在大型卡車上,在大街和廣場等需要的地方播放。系統(tǒng)中采用了松下獨家研制的“高輝度彩色發(fā)光管”,即使是白天,在室外也能得到色彩鮮艷,明亮的圖像。 ·1985年3月17日 在日本舉行的筑波科學萬國博覽會上,索尼公司建造的超大屏幕彩色電視墻亮相。它位于中央廣場上,長40米、高25米,面積達1000平方米,整個建筑有14層樓房那么高。相當一臺1857英寸彩電。超大屏幕由36塊大型發(fā)光屏組成,每塊重1噸,厚1.8米 4行9作品共有45萬個彩色發(fā)光元件。通過其頂部安裝的攝像機,可以隨時顯示會場上的各種活動,并播放索尼公司的各種廣告性錄像。 ·1985年 英國電信公司(BT)推出綜合數(shù)字通信網(wǎng)絡。它向用戶提供話音、快速傳送圖表 、傳真、慢掃描電視終端等。 1991年11月25日 日本索尼公司的高清晰度電視開始試播:其掃描線為1125條,比目前的525條多出一倍,圖像質(zhì)量提高了100%;畫面縱橫比改傳統(tǒng)的9:12為9:16,增強了觀賞者的現(xiàn)場感;平機視角從10度擴展到30度,映圖更有深度感;電視面像“畫素”從28萬個增加 為127萬個單位面積畫面的信息量一舉提高了近4倍……因此,觀看高清晰度電視的距離不是過去屏高的7倍而是3倍,且伴音逼真,采用4聲道高保真立體聲,富有感染力。 ·1995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超微型彩色電視接收機(即手掌式彩電),只有手掌一樣大小 ,重量為280克。具有揚聲器,也有耳機插孔,液晶顯示屏約5.5厘米,畫面看來雖小,但圖像清晰,其最明顯的特點是:以人的身體作天線來取得收視效果,看電視時將兩根引線套在脖子上,就能取得室外天線般的效果。 ·1996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向市場“壁掛”式電視:其長度60厘米、寬38厘米,而厚度只有3.7厘米,重量僅1.7千克,猶如一幅壁畫。 |